钱穆

孔子|翩然之姿,赤子之心(61)

当“由大司寇行摄相事”的任命落在孔子身上时,这位奔波半生的哲人,终于在鲁国的政治舞台上“翩然而出”。这翩然,是蛰伏多年后的舒展,是理想将成时的欢悦,如钱穆先生所言,恰是鲁国君臣有意、孔子亦欣然赴之的生动写照。

孔子 终南山 鲁国 钱穆 马蹄疾 2025-10-23 16:10  2

钱穆:唐代进士之浮薄,断送了唐代政治

进士制度在政治史上,是政权的开放,门第势力退让,引起了许多新的知识分子加进政府。那些人并不出身门第,他们事先并不了解政治,也未经传统人文深细陶冶。又不像两汉书生,在农村中过半耕半读的淳朴生活。他们又多未受国家官立学校正式教育。有些则在和尚寺寄食,准备应考。王播

政治 唐代 进士 王播 钱穆 2025-10-19 08:12  3

蒋介石晚年痛悔?贴身秘书披露:最不该不听那个书生致命警告

那年八月的重庆,满城都是鞭炮碎屑。街头巷尾挤满了欢呼的人群,卖报童扯着嗓子喊“日本投降了”,酒楼里的划拳声彻夜不绝。在这片狂欢的浪潮中,有个清瘦的身影却独自坐在北碚郊区的书斋里,对围坐的七八个学生说出石破天惊的话:“定都南京?怕是五年都守不住!”

蒋介石 秘书 书生 钱穆 南京总统府 2025-10-05 19:05  3

钱穆先生浅说京剧大意

京剧是文学与艺术结合体。相比而言,钱穆先生特别建议人们“在文学中培养性情”,一来文学中包含了作者的情志,二者文学具有更广的适应性,识字者皆能“进入”文字的海洋阅读一番,而如美术则需要某种专门训练。

京剧 儒释道 钱穆 国粹京剧 浅说京剧 2025-10-05 08:00  3

100本中国书

中华民族是全世界最富忍耐力的,当其他的民族只顾及到数十年的近忧之时,中国则已想到几个世纪之后的远虑……中国人能自由地追求符合人道的目标,而不是追求白种民族都迷恋的战争、掠夺和毁灭。

钱穆 中国哲学史 中国文化史 国学小史 吴景超 2025-09-30 17:31  4

穿越时空的思想巨人:傅斯年,中国现代学术的重塑者

在浩如烟海的中国现代思想与学术的长河中,有几位学者如璀璨星辰般熠熠生辉,他们以深邃的思想、坚定的信念,推动着中国学术的变革与发展。傅斯年,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。他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历史学家,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和文化启蒙者,他的学术精神与人格魅力

学术 史学 傅斯年 钱穆 史学月刊 2025-09-26 21:39  4

从中学肄业到国学大师,钱穆如何凭自学影响中国史学界?

1895 年,钱穆出生于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便展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和极高的天赋。然而,命运似乎对他格外严苛,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。11 岁时,父亲的离世让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陷入了困境,经济的压力如同一座大山,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。但母亲深知教育的

中学 大师 国学 钱穆 国史大纲 2025-09-23 10:05  5

性格的整合:一场贯穿一生的自我重塑之旅

荣格曾言:“一个人毕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时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。”这句质朴的语言揭示了性格的双重性——它既是天赋的底色,又是需要后天雕琢的璞玉。性格整合并非简单的修补缺陷,而是通过自我认知、接纳与调整,实现内在矛盾的平衡,最终走向人格的成熟与完整。这一

性格 炼金术士 荣格 主动社交 钱穆 2025-09-16 13:07  4

钱穆早年就预言道:蒋介石此去南京,不出五年,必败无疑!

钱穆不是空谈家,从北平到西南,看过北洋军阀在中原混战,躲着日军飞机从长沙撤到重庆,乱世里早摸透中国的命脉——1942年就在《思想与时代》发文,白纸黑字写着“中国地理中心在西北,抗战要靠西南,建国必守西北,不治西北,空谈太平”。他懂史,知道周秦汉唐都把根扎在关中

南京 预言 蒋介石 钱穆 钱穆早年 2025-09-15 17:55  5

程美宝 | 何谓文化与文人?

当代人类学者的研究,早已让我们明白,塑造文化并非文人的专利,目不识丁的乡民,同样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文化塑造和建构。不过,有意识地“界定”一种文化,把“文化”视为己身的事业和终极关怀,并且有资源和有能力去把这套定义形诸于器物和文字,恐怕只有文人才更有优势和发言权。

读书人 钱穆 士大夫 程美宝 gentry 2025-09-16 09:26  6

从气韵到人品

钱穆谈中国绘画,说南齐人谢赫提出六法,为历代画家所推重。六法者,即气韵生动,骨法用笔,应物象形,随类赋彩,经营位置,传移模写。钱穆认为,六法是对画本身而言,限于画品。五百年后,经唐末至北宋,郭若虚提出“人品既已高矣,气韵不得不高”的说法,将人品置于谢赫所提气韵

气韵 谢赫 钱穆 杨福音 六法 2025-09-11 21:19  4